招牌
官網導航
圖片輪播
文章中心
染料基礎知識詳解:分散染料的分類
導語
分散染料是染料行業里最重要和主要的一大類,不含強水溶性基團,在染色過程中呈分散狀態進行染色的一類非離子染料。主要用于滌綸及其混紡織物的印染。也可用于醋酸纖維、錦綸、丙綸、氯綸、腈綸等合成纖維的印染。
一、分散染料概述
1、簡介:
分散染料,一種微溶于水、在水中借分散劑作用而呈高度分散狀態的染料。分散染料不含水溶性基團,分子量較低,分子中雖含有極性基團(如羥基、氨基、羥烷氨基、氰烷氨基等),仍屬非離子型染料。這類染料后處理要求較高,通常需要在分散劑存在下經研磨機研磨,成為高度分散、晶型穩定的顆粒后才能使用。分散染料的染液為均勻穩定的懸浮液。
2、歷史:
分散染料于1922年由德國巴登苯胺純堿公司開始生產,主要用于聚酯纖維和醋酯纖維的染色。當時主要用于醋酯纖維的染色。20世紀50年代后隨著聚酯纖維的出現,獲得了迅速發展,成為染料工業中的大類產品。
二、分散染料的分類
1、按分子結構分類:
按分子結構,主要可以分為偶氮型、蒽醌型、雜環型三種,其中主要以偶氮型為主,偶氮型又分為單偶氮型和雙偶氮型。
類別 |
所占比例 |
詳解 |
單偶氮 |
占分散染料的50%以上 |
分子量一般為350~500,制造工藝簡單,成本相對較低,色譜齊全,勻染性優良,提升力高,色牢度因結構不同差異較大。淺、中、深色系列都有。如分散藍H-GL(C.I.disperse blue 79),分散紅玉S-2GFL((C.I.disperse Red 167), 分散紅玉SE-GL((C.I.disperse Red 73) |
雙偶氮 |
約占分散染料的10% |
色譜以中、深色為主,色譜以橙、黃、深藍為主,制造工藝較復雜,成本相對較高,,染色性能一般,色牢度一般。如分散黃E-RGFL(C.I.disperse Yellow 23),分散橙SE-GL(C.I.disperse Orange 29) |
蒽醌 |
約占分散染料的25% |
色光鮮艷,色譜主要有紅、紫、藍等,勻染性能良好,日曬牢度優良。合成工藝路線較長,成本昂貴,染色性能優良,但一般提升力不佳,色牢度整體上優良,結構不同,色牢度差異也較大。如分散紅E-3B(C.I.disperse Red 60),分散藍2BLN(C.I.disperse Blue 56),分散翠蘭S-GL(C.I.disperse Blue 60) |
雜環 |
占分散染料小于15% |
色譜較全,色光較鮮艷,有些品種有熒光,發色強度高,制造工藝復雜,成本較高,染色性能良好,色牢度性能較佳。如分散黃E-3G(C.I.disperse Yellow 54),分散紅CBN(C.I.disperse Red 356)。 |
2、按應用性能分類:
染料分類/特性 |
高溫型S |
中溫型SE |
低溫型E |
染料分子大小 |
大 |
中 |
小 |
升華牢度 |
高 |
中 |
中或低 |
勻染性 |
較差 |
中 |
好 |
熱溶染色、固色溫度 |
200-220℃ |
190-205 ℃ |
180-195℃ |
載體染色100℃ |
一般不用 |
可用 |
適用 |
印花 |
部分適宜 |
部分適宜 |
不適宜 |
3、其他分類方式:
國外也有一些染料生產商根據染料升華牢度將其分為H、M、E三種類型,其分別對應上述的S、SE、E型。如分散藍H-GL(C.I. disperse blue 79),分散紅H-2GL(C.I. disperse red 167),分散藍M-2R(C.I. disperse blue 183)。
英國帝國化學公司(ICI)的Dispersol系列分散染料分為五類:A類升華牢度低,主要醋酸纖維和聚酰胺纖維;B、C、D類適用于聚酯纖維(分別相當于E、SE、S三類),P類專用于印花。如Dispersol Scarlet A-B ,DispersolBlue B-R ,Dispersol Green C-6B ,DispersolBrilliant Scarlet D-SF,Dispersol Red P-4G。
日本化藥株式會社(KYK)的Kayalon Polyester系列分散染料根據分散染料的升華牢度和染色性能將其分為四類:S、SF、SE、E;根據升華牢度和耐曬牢度將其分為四類:L-S、L-SF、L-SE、L-E。如Kayalon Polyester Orange R-SF ,Kayalon Polyester pink RCL-E ,Kayalon Polyester rubine BL-S,Kayalon Polyester Turquoise blue GL-S,Kayalon Polyester blue FBL-E,Kayalon Polyester yellow YL-SE, Kayalon Polyester red TL-SF。
三、分散染料相關術語
1、色牢度:
紡織品的顏色對與它在染整加工過程或使用、服用過程中遭受到各種物理、化學、生化作用的抵抗能力。
2、標準深度:
公認的深度標準系列,定義中等深度為1/1標準深度。同一標準深度的顏色,在心理感覺上是相等的,使色牢度可在同一基礎上進行比較。目前已發展到2/1、1/1、1/3、1/6、1/12及1/25共六檔標準深度。
3、染色深度:
以染料重量與纖維重量的百分比表示,染料濃度根據不同色澤而不同,一般染色深度為1%,藏青色的染色深度為2%,黑色的染色深度為4%。
4、變色:
經一定的處理后,染色織物的顏色在色光、深度或艷度方面的變化,或這些變化的綜合結果。
5、沾色:
經一定的處理后,染色織物的顏色向相鄰的貼襯織物上轉移,對貼襯織物的沾污。
6、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:
色牢度試驗中,為評定染色物的變色程度而使用的標準灰色樣卡,一般稱為變色樣卡。
7、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:
色牢度試驗中,為評定染色物對貼襯織物的沾色程度而使用的標準灰色樣卡,一般稱為沾色樣卡。
8、色牢度評級:
根據色牢度試驗,染色織物的變色程度及對貼襯織物的沾色程度,對紡織品色牢度性質進行評級。除耐光牢度為八級外(AATCC標準耐光除外),其余為五級制,級數越高,表示牢度越好。
9、貼襯織物:
色牢度試驗中,為判斷染色織物對其他纖維的沾色程度,和染色織物一起進行處理的未染色的白色織物。
四、分散染料常見色牢度
1、耐光色牢度:
紡織品的顏色耐人工光照射的能力。
2、耐洗色牢度:
紡織品的顏色對不同條件的洗滌作用的抵抗能力。
3、耐摩擦色牢度:
紡織品的顏色耐摩擦作用的抵抗能力,可分為干、濕摩擦牢度。
4、耐升華色牢度:
紡織品的顏色抵抗熱作用而升華現象的程度。
5、耐汗漬色牢度:
紡織品的顏色對人體汗液的抵抗能力,根據試驗汗液的酸堿性,又可分為酸、堿汗漬牢度。
6、耐煙褪色牢度:
紡織品的顏色抵抗煙氣中氮氧化合物的能力。分散染料中,尤其是蒽醌結構的,遇到一氧化氮、二氧化氮,染料便會產生變色現象。
7、 耐熱壓色牢度:
紡織品的顏色抵抗熨燙及輥筒加工的能力。
8、耐干熱色牢度:
紡織品的顏色抵抗干熱處理的能力。
聯系我們
聯系人:何經理
手 機:400-xxx-1234
電 話:400-xxx-1234
傳 真:400-xxx-1234
地 址:浙江省杭州市
網 址:http://www.1688.com